2021年已经进入了尾声。回顾这一年,疫情持续、国六全面推行、油价上涨……种种因素都冲刷着货运行业,卡车人也经历了更加艰难的一年。多年以后,回看货运行业的发展轨迹,很多事情在今年已经颇具端倪。
重卡由“热”转“冷”,进入存量竞争。重卡历来是货运行业的风向标和指示灯,重卡遇冷,则意味着货运行业病症凸显。事实上,从2017年到现在,重卡年销量已经连续5年突破百万辆,今年上半年6个月重卡累计销量更是直接超过100万,货车涌入市场过多、过急,使得货运行业有些“消化不良”,因此从下半年开始,重卡销量急转而下,开始断崖式下跌,当前的车多货少、运价低迷、恶性竞争、同行内卷等都是市场“过撑”的表现。上半年重卡卖的何其火热,最高时月销量达到23万辆(3月),下半年则骤然转“冷”,月销量始终在5、6万辆之间徘徊,上半年和下半年的重卡市场可谓是“冰火两重天”的真实写照。而7月1日国六的切换像是一个导火索,加剧了车货供需问题,市场暂时“梗”住了,无法正常实现吞吐。结合重卡市场惯有的“5年周期”现象,接下来重卡市场应该、且需要进入一个平稳下降的调整期,吸收消化掉这些年猛增的新车,然后才可以健康进入下一个发展周期。因此,接下来三五年,重卡市场很可能会进入一个“冰河期”,销量逐步回落。
目前,货运行业发展散乱差、缺乏有效监管,资源配置冗余且物流效率低下,人所共识,行业急需建立统一的管理规范和运营标准。“国家队”入局,力度非凡,经过中国物流集团的专业化整合之后,物流行业资源配置将会变得,正如奥林匹克格言所说,“更快、更高、更强——更团结”。其中对社会公路货运车辆近300万辆的整合,更是与卡友的生活息息相关。在不远的将来,借助国家队之手,货运行业很可能会建立运费指导价,规范专业的运输标准,逐渐淘汰低价竞争、无序竞争、恶意竞争的搅局者,帮助中国物流行业走向专业、健康、成熟的发展轨道。
散户生存空间缩减 未来多数人或会成为职业驾驶员。经过多年发展,如今的货运行业已经从过去的野蛮快速增长阶段进入成熟饱和期,规模化、集约化发展成为主流,近期中国物流集团的成立更是明证。大型物流公司、车队采用规模化经营,拥有极强的运输能力以及抗风险能力,因此抢占了市场上一半以上的货源,还能降低车辆生命周期内的使用成本。而对于一个散户来讲,从买车、买轮胎、做保养、买保险、加油、金融贷款等各项成本都比车队高,而运输能力和抗风险能力又比较差,完全无法和专业物流公司相抗衡,因此优质的货源基本被上游拦截,散户只能捡拾剩余的蛋糕,生存空间日益收缩。照此趋势发展下去,未来货运市场的绝大多数货源将由物流公司和车队来承接,物流公司和车队雇佣卡车驾驶员来运输货物,散户不再单独对接货主——类似于现在发达国家的物流运输行业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