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方物流(3PL)是指通过整合自身或外部的物流资源,为客户提供 基于供应链全环节的物流服务,比如运输、仓储、库存管理及其他增值服务,也称合同物流。第三方物流具有很强的非标准化属性,根本原因 在于客户(主要是制造业企业和贸易型公司)需求的非标准化,造成产品、服务、价格无法实现标准化。但行业的非标准化属性,并没有阻挡 行业龙头的诞生,Armstrong & Associates 统计的 2020 年全球第三方 物流 50 强中,DHL 作为全球最大的第三方物流公司,其第三方物流业 务在 2020 年实现了 284.53 亿美元的收入,排在第 50 名的 Fiege,也 在 2020 年实现了 19.25 亿美元的合同物流收入。
海外第三方物流公司崛起的过程中,除了自身的战略之外,时 代提供的发展机遇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DHL 和 UPS 都在 90 年代前 后发展第三方物流业务,日本通运在 70-90 年代迅速完成了全球化布局, 我们认为其背后的核心原因有三点:一是当时本土经济增速放缓,企业 盈利增长降速,开始向物流环节要效益;二是新兴产业萌芽并快速发展, 产业转型升级对供应链物流提出了新的要求;三是全球一体化浪潮不断 推进,跨国贸易的涌现推动全球供应链网络重塑。
制造业转型升级,寻求专业物流解决方案。物流行业以制造业为根基、 工业品为主体,2020 年工业品在我国物流总额中占 90%,因此制造业 物流的发展方向基本决定了我国物流行业的发展趋势。在我国制造业转 型升级的过程中,传统制造业企业的经营环境发生了明显变化,企业的 核心竞争力不再完全依赖直接生产成本的降低,专注主业,寻求反应速 度更快、资源配臵效率更高、流通成本更优的供应链解决方案,从粗放 发展转向精细化管理,成为企业转型的必然选择。与此同时我国新兴制 造业近年来蓬勃发展,比如新能源汽车、半导体等,对物流供应链提出 了新的要求,为第三方物流创造了绝佳的发展机遇。
预计 2025 年我国第三方物流达到 2 万亿市场规模,五年增速复合 7.2%。 GDP 持续增长给我国物流行业带来增量空间,根据灼识咨询报告,预计 2020-2025 年我国物流支出的年复合增长率将达到 5.3%,2025 年物流 支出达到 19.3 万亿。2020 年我国第三方物流收入规模为 2274 亿美元, 在物流总支出中占比 10.6%,假设 2021-2025 年第三方物流渗透率年均 提升 0.2pct,2025 年达到 11.6%,则对应第三方物流市场规模为 2.24 万亿人民币,五年 CAGR 为 7.2%。第三方物流尤其是制造业物流市场持续扩容的背景下,各细分赛道由于 产品特性和行业发展阶段的不同,呈现出了不同的景气度,我们认为新 能源汽车、智能制造装备、医疗器械、3C 电子等赛道拥有较高景气度。
在物流供应链业务高速发展趋势下,国内以顺丰为代表的快递龙头,以 京东为代表的电商龙头等纷纷布局,努力把握物流大发展的时代机遇。 顺丰于 2018 年 8 月收购美国夏晖在中国的冷链业务,建立顺丰新夏晖; 新夏晖主要服务于餐饮和食品行业的客户,提供冷链物流和供应链领域 的一体化解决方案。随后在 2019 年 2 月,顺丰再次收购德国邮政敦豪 集团在中国的供应链业务,建立顺丰 DHL 业务(现在的顺丰丰豪)。2021 年上半年,顺丰供应链业务收入同比增长 79%至 53 亿元,在总营收中 占比达到了 6%,相较 2019 年的 4.4%提升了 1.6pct。京东物流最初作为京东集团的内部物流部门成立于 2007 年,2017 年 4 月开始作为京东集团的独立业务分部运营供应链解决方案和物流服务, 并开始为外部客户提供服务。京东物流的一体化供应链服务业务呈现高 速增长态势,2020 年公司一体化供应链客户贡献收入 556 亿,占比 75.8%,其中年度贡献超百万的外部一体化供应链客户数量达到 2306 个,合计贡献收入 112 亿,同比高速增长 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