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运之王”德邦为什么跨界转型失败?
时间:2022-08-22 08:55:54

2020年,50岁的德邦股份创始人崔维星曾说:“德邦肯定要做一线,不做一线就没有活路。”他深知,快递有规模效应,有竞争壁垒,是一个大输大赢的行业。四年前的2018年,崔维星做出了大胆决定,在水立方宣告德邦物流品牌更名德邦快递!四年过去,德邦快递与“一线快递企业”的距离不仅没有拉近一步,反而越来越远。在快递市场更是被后起新秀极兔超越,在快运市场被顺丰、安能等不断赶超。
2013年,中国快递业务量92亿件,同比增长60%, 逼近世界第一!对多年稳居中国零担快运之首的崔维星来说,感受到了危与机,德邦战略转型开展快递业务。
2018年1月16日,德邦正式上市,登陆资本市场,陪跑德邦的钟鼎多年的投资机构也长舒了一口气。
但对崔维星来说,只是过山车上的一个小高峰,那一年安能货运年828万吨几乎是德邦478.6万吨的两倍。连壹米滴答也以700万超越德邦。
只是德邦以直营模式的收入仍以超百亿位居行业第一。但在弱、小、散的公路货运市场,加盟模式突击猛进的安能、壹米滴答都在下一场围棋。德邦如果不转型,就可能被卡位。
德邦过往的“快运+”,加速转化为“快递+”。电商市场的迅速发展推动德邦全面布局快递业务,聚焦大件快递解决方案。崔维星豪言,德邦要全新定义大件快递,引领行业发展。
2018年7月,德邦物流正式更名为德邦快递,大件快递也成为其全面发力的新目标,解决被歧视的大件快递,并请来大个头的易建联做形象代言。
2018年,德邦快递业务首次突破100 亿元大关,年营收达到114 亿元,但快运业务收入却出现了缩水,为112.06亿元,同比下降13.76%。
然而,崔维星虽然高调宣称德邦将为中国电商创业者的“承诺力”赋能,以领先行业的大件快递服务助力所有商家扩展发展空间。
而从德邦财报来看,德邦的大件快递要想在几千亿市场规模中获得几百亿的份额,难度不小。“大件快递”似乎是个吃力不讨好的生意,关键是顺丰重货并不比德邦快递差。
德邦财报显示,从2016年开始,德邦的同比增速就在不断放缓,从2016年的31.57%,2017年19.7%,2018年为13.75%,2019年12.58%,2020年下降到个位数,6.10%。
自2018年上市之后,德邦股份的股价先是在半年内达到了历史最高,近30元/股,随后开始一路下跌,查看2019年以来德邦股份的业绩情况,一直都是处于下滑状态。
2019年更是一落千丈,前三季度利润总额仅有1.29亿,同比下降76%,归母净利润1.12亿,下降75.7%;扣非后归母净利润则下降了近130%,出现了近一亿亏损。
2019年同期,顺丰与通达系都在高速发展,并跨界快运市场不断攻城略地。
顺丰2019年业绩快报显示营收1121.93亿元,同比增长23.37%;申通快递2019年实现营收230.67亿元,同比增长35.58%;圆通2019年度实现营业收入311.51亿元,同比增长13.42%。
哪怕是2020年3月才正式在国内起网的极兔,在2020年的618日单量破500万。到2021年极兔关联公司汇森战略投资零担快运第三强壹米滴答。前后夹击之下,德邦陷入双线作战的焦虑。
无疑,在通达系动辄几百亿的市值与稳健的增长态势来看,德邦已经从“上市快递军团”中掉队了;而面对极兔这样快速扩张的物流领域独角兽,德邦更是招架无力。
根据崔维星的理念,德邦跨界快递提出核心亮点——大件快递上门服务。但是,这个业务根本不具有核心竞争力,如果其他快运公司内部重新调整策略,德邦的优势将立马消失。
电商小件被通达系垄断,大件到门物流市场也不是处女地,顺丰一直在做,百世也早已进军。依托于自有电商的阿里系日日顺、苏宁系苏宁物流、国美系安迅物流等都有深耕。
而再在零担快运市场,半路杀出的程咬金更是不断涌现依托网路货运的如满帮、路歌等也都在稀释传统零担货运市场。
因此,转型困难的德邦最具优势的零担快运,也面临着巨大压力。
一是头部快递企业碾压式跨界。顺丰、中通等进入就成超级玩家。从营业收入来看,2020年顺丰快运营业收入为185.17亿元,德邦快运营业收入为100.82亿元。虽然在快运领域德邦优势显著,但营收方面有顺丰一枝独秀,“王冠”早已易主。
二是后进企业狼群式的争食。2010年起步的安能物流,从货运量来看,安能物流从2015年发展至2020年,年货运总量突破千万,年均复合增长率31.0%,超出中国整体零担市场同期5.6%的年均复合增长率。
2021年11月11日,安能物流正式在港交所上市,发行价为13.88港元,募资净额10亿港元(约合8.7亿元),安能物流成为港股上市的首个快运企业。资本加持的令企业如虎添翼,成立于2015年的壹米滴答截止目前已完成7轮融资,累计融资金额超过40亿元人民币,2019年货运量更是突破千万。2021年2月,安能物流获得约3亿美元的投资,也完成了7轮融资,2020年货运量突破千万。
在百世快运、安能、壹米、顺丰快运等竞争对手的围剿下,无论是资本市场还是在经营方面,德邦的表现都与其他第一梯队的快递公司出现了差距,崔维星与“冲刺快递第一阵营”的目标渐行渐远。
谈到与顺丰的对比,崔维星表示,“顺丰过去做了很多新的东西,但是成功率没有德邦快递高,但是德邦快递做的新东西太少”,可谓体现了相当清晰的自我认知,德邦没有像顺丰那样主动构建生态高边疆,只有稳扎稳打的战术,却缺乏未来发展的战略和格局。
被称为物流业“黄埔军校”的德邦,为竞争对手培养了多名高管,却无法为自己建设一个未来。
在寻找出口的路上,卖身京东物流这样的超级生态圈,或许算是一种好的续命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