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9月9日交通运输部、国家税务总局发布《网络平台道路货物运输经营管理暂行办法》(以下简称《暂行办法》),从2020年1月1日起开始执行。2020年作为网络货运的元年,从无车承运人到网络货运平台的转变,货运行业也开启了智慧物流新模式。
网络货运平台是指经营者依托互联网平台整合配置运输资源,以承运人的身份与托运人签订运输合同,委托实际承运人完成道路货物运输,承担承运人责任的道路货物运输经营活动。
网络货运本质上是降本增效,也是需要平台拥有足够的研发实力,这样才能通过数据共享技术,提升平台和托运方的信息化管理能力,降低自身运营成本。例如,少数平台选择将数据实时共享对接税务系统,税务部门可以实时查看相关数据,实现业务流程全动态管控,这不仅保证了业务真实性,更是对托运方和实际承运人利益的严格保护。在这一点上,也只有在合规上相当有底气的平台才敢如此操作。
国家通过无车承运人试点、网络货运相关政策等,多方面规范和支持网络货运发展,在政策利好的背景下,整个行业的资源整合能力提升,但是也伴随着发展的严重两极化,在出现巨头企业的同时也出现了诸多问题企业。《暂行办法》的实施,国家借助网络货运模式对供应链上下游企业进行规范,也给托运企业、承运企业、实际承运人等物流行业相关经营主体给出了明确的合规合法经营路径。
在《暂行办法》中有明确规定,网络货运经营者应遵照国家税收法律法规,依法依规抵扣增值税进项税额,不得虚开虚抵增值税发票等扣税凭证,并且要求网络货运者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实施细则》记录和保存相关涉税资料,确保信息的真实性、完整性、可用性,严格规定了网络货运平台的税务合规。随着《暂行办法》的深入执行,国家和各省相关机构也对平台间违规、相互委托运输等刷单开票的情况、以及轨迹异常、资金流水异常等问题(虚假运单)进行了严格审查,对虚开发票等行为也逐渐增加处罚力度。
再过两个多月,交通运输部、国税总局为期两年的《暂行办法》就要到期了。经过一年多的发展,该政策已经催化了1000多家公司,走出了一家上市公司满帮,三家待上市公司货拉拉、快狗打车、福佑卡车。交通运输部数据显示:截至6月30日,全国共有1299家网络货运企业(含分公司),整合社会零散运力293万辆,整合驾驶员304.7万人,上半年完成运单2834.3万单。而在成效背后:有167家企业车辆轨迹及运单匹配正常率低于60%。近年来,网络货运发展有目共睹,它的兴起不仅提升了物流综合效益,也推动了我国物流业向智能化、服务化方向发展。尤其在今年年初的新冠肺炎抗击中,网络货运平台表现出来的优势更是可圈可点,公路运输成为一线物资保障先锋队,其资源组织的高效性和运输的及时性,更是在抗疫中发挥了关键作用。
目前,部分网络货运平台的经营主要是靠着政府补贴以及税务洼地,但是政策的红利都是有窗口期的,如果在窗口期关闭之前仍没能找到自己的行业定位,是很难持续经营的。现阶段网络货运行业洗牌加速,行业的发展进入成熟期。大型的网络货运平台已经完成了前期的积累,与它们竞争成功的可能性不是很大。中小型的网络货运平台应该分析自身的企业、规模、团队,找准自己的细分市场来发力,精准的定位目标用户,主动寻找用户的痛点来提升竞争力。物流市场如此庞大,找到适合自己的出路并且精细化运营也有希望走出当前的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