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亿齐发物流信息平台,专业物流查询平台! |联系我们
官方微信

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扫一扫
关注微信小程序

扫一扫
下载亿齐发APP

当前位置:资讯详情 > 资讯详情
资讯详情

坚定济南物流中心建设,开创物流新局面

时间:2023-02-17 07:03:58

“我们必须以坐不住、等不起、慢不得的紧迫感和危机感,以更加坚定的决心、更加科学的思路、更加务实的办法、更加有力的举措,高质量推进今年各项工作,努力实现争先进位,奋力实现走在前、开新局。”济南市口岸和物流办公室党组书记、主任翟立波在2月16日召开的2023“创新突破年”工作会上说。

  2023年是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局之年,济南市委、市政府“新春第一会”将这一年确定为“项目突破年”,济南市口岸物流办将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主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按照“1175”工作体系,加快口岸和物流业高质量发展,为济南建设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会提供有力支撑。

  建设国际性多式联运中心,推动枢纽辐射带动能力再提升

  “‘1175’工作体系中第一个‘1’,就是紧盯一个中心,坚定不移打造全国重要的区域性物流中心,推动枢纽辐射带动能力再提升。”翟立波说,目前,济南是国家“双枢纽”城市,一个是国家综合货运枢纽城市,另一个是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必须立足这一定位,南北延伸承接,东西互联互通。

  具体来讲就是,向北主动承接京津冀产业转移,向南延伸服务长三角产业,向西对接郑州、西安、兰州等丝绸之路经济带,向东与沿海港口互联互通,加快建设辐射区域更广、集聚效应更强、服务质量更优、运行效率更高的物流集群区,使济南成为南北两大经济区域互联互通的中枢站,东西联动陆海双向开放的要地,从而增强门户枢纽地位和战略支撑作用,在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中作出更大贡献。

 “1175”中第二个“1”就是贯穿一条主线,强化物流枢纽作用,推进国际陆港“公铁空水”四港联动,打造国际性多式联运中心,加快推进国际多式联运发展,推动物流降本增效取得新进展。具体来看就是推进枢纽联动,畅通国际多式联运通道网络,培育国际多式联运市场主体,丰富国际多式联运服务产品,强化区域与国际物流网络紧密衔接,构建衔接顺畅、经济高效、绿色低碳的国际多式联运体系,建设济南国际性多式联运中心。

  提升枢纽承载能力,打通多式联运最后“一公里”

  目标有了,整体思路也有了,下一步就是今年怎么干,也就是“1175”中“7”,即突出七个重点工作,开创区域性物流中心建设新局面。一是加快以现代物流网基础设施为重点的项目建设,形成“竣工一批、开工一批、储备一批、谋划一批”的梯次推进格局。

  具体是加速中国北方生活消费品(济南)分拨中心等23个已开工项目建设,重点推动山东怡亚通供应链产业园(一期)等9个项目建成投用;推动商河县大宗粮食中转仓储物流设施等12个项目落地开工;科学谋划储备一批支撑带动能力强的大项目、好项目。

  济南市口岸物流办将牢固树立“项目为王”理念,加强项目“签约-落地-投产-达效”全周期跟踪服务,切实为企业纾困解难,推动项目早落地、快建设、早达效;同时健全推进落实机制,确保每个项目专人跟踪;积极对接国家、省有关部门,推动更多项目纳入国家、省市重点建设名单。

 二是依托“一核一带七园”,构建层级分明、布局合理、功能互补、高效便捷的国际多式联运枢纽体系。在提升枢纽承载能力方面,强化董家铁路货运中心功能,年吞吐量突破120万吨,打造便捷出海口,推动“齐鲁号”中欧班列济南集结中心一期项目建成投用;推进济南机场二期改扩建工程建设,完善货运场站基础设施,推动国际客运航线新开和复航;规划布局小清河港口周边物流园区。

  三是提升通道畅联水平,面向欧美、日韩、东盟,拓展以全货机为骨干的国际航空货运网络,力争开通2条国际货运航线,新开或复飞国际客运航线4-6条,打造区域性航空货运中心;面向欧洲、中亚、东南亚,壮大中欧班列精品线路,增加图定班列线路,提高资源集结和运行效率,年开行量稳定在800列以上;实现济南-黄岛国际铁海联运常态化运行;推动小清河济南港通航,探索集装箱河海联运;创新“卡车航班”空陆联运、中欧班列公铁联运模式。

  同时面向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长江经济带、黄河流域等区域,完善国内航空货运网络,加密国内铁路班列。完善市域末端网络,协调推进主要物流集聚区互联互通,积极配合城市三级物流配送网络、农村寄递物流体系建设,打通多式联运最后“一公里”。

  支持龙头企业兼并重组,提高中欧班列集结能力

  济南加快建设更具韧性的现代化产业体系,需要提升现代物流产业竞争力作为强力支撑。今年济南口岸物流系统第四项重点工作是促进物流产业提质增量。在培育提升存量方面,支持龙头企业通过兼并重组、联盟合作等方式,向标准化、品牌化、高端化转型,确保规模以上物流企业营收增速不低于7.5%;鼓励中小企业聚焦专业领域和细分市场,向专业化、特色化、定制化转型;推动传统物流向数字化、智能化、网联化的智慧物流模式转型,向供应链一体化服务转型。

  同时塑造“经泉城”冷链流通渠道品牌,做强冷链物流产业集群,打造冷链物流资源聚合区、品牌建设示范区、枢纽经济先行区;丰富多式联运服务产品,鼓励骨干企业加快向多式联运经营人转型。积极对接京津冀、长三角等重点区域,招引一批总部型、链主型物流企业,完成实际使用外资2000万美元、内资5亿元。

 五是深化区域协同合作,加强与沿黄城市交流合作,推动建设沿黄中心城市绿色智慧物流协同创新中心;深化与沿江沿海港口协同联动,提升陆海统筹能力,做大做强济南国际陆港;探索建立省会经济圈、济南都市圈中欧班列合作机制,提高济南中欧班列集结能力;建立与阿拉山口、霍尔果斯等边境口岸的合作机制。

  六是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持续推广“提前申报”“两步申报”等模式,优化口岸和监管场站工作流程;加强口岸收费监督检查,降低进出口环节合规成本;积极配合山东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建设,加大宣传推广力度,确保主要业务应用覆盖率保持100%。

  七是坚决守住一排底线,深化“党建引领+政府主导+志愿者服务”的内陆城市反走私综合治理工作模式,扩大反走私宣传覆盖的深度和广度,扎实开展打击走私“国门利剑2023”联合专项行动,力争在全省反走私综合治理考评中位列第一档次;抓好抓实全市装卸搬运和仓储业物流安全生产工作;发展绿色物流,坚持物流领域节能减排、低碳发展。

  构建大数据平台,打造口岸物流运行“智慧大脑”

  “‘1175’工作体系中的‘5’是强化五项措施,为各项工作落实提供有力保障。”翟立波说,一是强化要素统筹,探索“党建+”发展模式,成立物流产业党委,建设专家智库,统筹物流协会、专业院校、龙头企业等力量,凝聚要素资源,优化发展环境,形成优势互补、抱团发展的产业发展新格局。

  二是强化政策规划引导,科学编制实施《济南市物流专项规划》,整合存量物流设施,优化物流空间布局;出台《济南市“十四五”冷链物流发展规划》及行动方案,提升冷链物流服务水平。

  三是强化数字化建设,构建济南市口岸物流大数据平台,融合产业多维实时大数据,打造口岸物流运行“智慧大脑”;鼓励支持多式联运骨干企业共建多式联运综合服务信息平台,推动信息互联互通和数据共享。

  四是强化人才支撑,成立济南市“物流大讲堂”讲师团,定期举办全市物流大讲堂;深化校企合作,培育一批有影响力的产教融合型企业;指导推动物流领域从业人员职称评审,逐步壮大高技能物流人才队伍。

  五是强化责任落实,科学设立区域性物流中心建设指标体系,建立健全目标任务落实机制,坚持任务清单化、项目清单化、责任具体化,动态跟进、定期调度,确保各项工作有序高效推进。

【上一篇】维天运通“数字货运第一股”通过上市聆讯【上一篇】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加快完善县乡村电子商务和快递物流配送体系
相关资讯
公司推荐
亿齐发物流信息平台为物流专线,为货主,为司机服务,我们为线下助力,为每一个合作商户提供服务,为他们插上互联网的翅膀,他们有机会在更大的平台上展示自己。亿齐发物流信息平台,致力为传统物流公司解决转型为互联网+企业之痛!立志扭转传统的物流服务方式,打造物流服务行业“新盈利模式”。
  • 扫码进入小程序
  • 扫码关注公众号
免费客服热线:18668906202
主办单位: 亿齐发(山东)物联网科技有限公司
鲁ICP备2021013261号-1网站制度 证照信息公示
网站流量统计系统

技术支持:智启科技